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安徽要闻 政务动态 国际 国内
文体娱乐 社会民生 地市 农业
安徽经济 招商引资 房产动态
财经信息 投资理财 汽车信息
安徽旅游 地理 历史
旅游景点 名俗 名人
信息速递 安徽名企 人物风采
商业讯息 魅力品牌 安徽特产
首页 - 安徽要闻
安徽省代表委员热议自主创新
【添加时间:2013-3-8 8:48:37】【双击自动滚屏阅读】

    创新驱动实现“撑杆跳”

    ——我省代表委员热议自主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连日来,我省代表委员结合安徽实践,围绕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谋划创新驱动发展路子。

    “安徽有个合芜蚌! ”罗平代表介绍说,在试验区引领下,全省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2家,高新技术企业1742家,均居中部第1位,分列全国第2和第7位。5年来,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5位跃升至第9位。

    “世界经济竞争正由资本竞争转向技术竞争,谁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标准制定权,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许宝成代表说,企业不仅是市场主体,也是创新主体,必须在技术创新中当主唱、挑大梁。

    “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未根本确立,科技与经济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陈学东代表分析说,这一现象有历史和现实多种原因,但技术创新话语权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技术创新话语权,就是对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有评价和推荐的发言权。陈学东代表说,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技术创新的话语权基本上由来自高校的专家主导。一些学院专家对企业的技术瓶颈缺乏深入了解,科研选题、项目规划等很容易带有领衔专家的主观性。他建议,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话语权,比如吸纳更多企业专家参加技术创新规划、项目、平台和成果评审。

    技术创新,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我国高端技术人才多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5.44%的院士来自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仅有4.53%的院士来自企业。陈学东代表提出,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集聚,比如重点人才选拔向有三到五年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倾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等等。针对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他建议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

    “从前我们搞科学研究,觉得发表一些论文,取得一些成果,就可以了。现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需要科研人员思想观念有一个大的转变。 ”潘建伟委员说,转变观念的根本,是要改变评价体系。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仅让从事基础研究的得到科学评价,也让从事应用研究、注重成果转化的得到充分肯定。

    “一些地方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将专利数量作为考核任务层层分解,导致自下而上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 ”陈学东代表说,要下大力气改革科技评价体系,树立重数量更重质量的导向,提倡做高质量的专利。

    总结合芜蚌试验区建设经验,罗平代表提出,要始终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灵魂,把“先行先试、勇于突破”作为第一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紧密结合,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上一条:美好安徽 巾帼建功立大业
下一条:安徽省财政奖励民企发行企业债
 
图片信息
最新信息
邮箱:ZGhww163@163.com 值班热线:15375513128 意见与建议

皖ICP证:皖ICP备160164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