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假药号称进口;婚礼上竟叫错新郎名字;按照导航行驶收到数千元罚单……近日,我省2013年度“3·15”纪念大会召开。会上,省消协、省高院、省卫生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发布年度重大案件与维权打假案例,以下为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件。
司仪叫错新郎名成被告
◎消费类型:婚庆服务
2010年2月11日,安庆某婚庆公司与吕某、朱某签订了一份婚庆服务订单,约定当年4月10日为两人提供婚庆服务。可在当天的婚礼上,婚庆公司的主持人两次叫错了新郎名,事后吕某、朱某对此表示不满,在双方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两人将婚庆公司告上了法庭。
在法院,吕某、朱某要求判决该婚庆公司赔礼道歉、赔偿婚庆费用7390元,并将婚礼现场的碟片修复完好。初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主持人两次叫错新郎吕某的姓名,构成合同违约,判决该婚庆公司退赔吕某、朱某7390元费用,并将婚礼现场的碟片配音修复,且赔礼道歉。
判决之后,该婚庆公司表示不服,并向安庆中院提出上诉,经过二审,该婚庆公司与新郎、新娘达成退赔服务费500元、修复现场碟片等调解协议。
“进口药”竟是“自己造”
◎消费类型:食品药品
去年6月,铜陵市某小区墙面上的一张治疗淋病、梅毒等疾病小广告引起当地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的注意。执法人员在该诊所查到了标示为美国、英国等国家进口的可疑注射液和注射用粉针剂75支(瓶),以及涉嫌用于制假的利巴韦林注射液等4种药品共428盒(瓶)。据诊所负责人吴某交代,诊所用于治疗性病的所谓“进口”药品均为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的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国产药品假冒而成。
经追溯核查,自2008年至案发之日,该诊所使用上述假冒进口药品共诊疗患者200余人,获非法所得逾40余万元。由于该诊所的行为涉嫌犯罪,案件当事人吴某被依法刑拘。
私装游乐设施藏隐患
◎消费内容:游乐设施
2012年1月17日,灵璧县质监局执法人员依法对该县龙山广场正在营运的游乐设备现场检查中发现,不少投入使用的游乐设施居然是私人安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据悉,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转马及自控飞机属于大型游乐类设备,曹某等个人无特种设备安装资质,没有办理安装告知等事项,且操作人员无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此案经灵璧县质监局审理,责令相关责任人恢复或限期由取得许可的单位重新安装。
按导航开车超速被罚两千
◎消费类型:汽车产品
去年6月,王先生在铜陵市一公司买了一款汽车,又花了1800元在该公司安装导航仪。去年11月份,王先生收到交警部门2000元的超速罚单。这可让他纳了闷,都是按照导航上的指示规规矩矩开车,怎么会超速了?经过检查才知道,原来这导航版本实在太低了,根本无法准确提示。为此,王先生找到这家公司要说法。但是该公司表示,导航仪是该公司委托另外一家装潢公司安装的,将皮球踢给了后者。多次协商无果,遂将此事投诉给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认为,谁销售谁负责,最终经过调解,该公司为王先生免费更换了一款最新版本导航。